方舟子微博质疑360浏览器搜集用户隐私资料,引用了中国人民大学石文昌教授的意见。因为石教授是信息安全专家,质疑变得有力;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奋起反击。此事起于10月中旬,按照同一时间新闻热点不过三五个的规律,在官员不雅视频、航母style、天价切糕等等的冲击下,早该渐渐冷却了,却因为几份测评报告的出台,和对它们的解读,仍然继续保持在话题榜上。人们说这是“方三大战”或“方周大战”,在我看来不算大战,和“方韩大战”、“3Q大战”、“三百大战”相比,顶多算场小战。方舟子和周鸿祎两位先生在各种战中频频出场,很辛苦,每人拿一枚“勇猛战士”勋章,也是实至名归。
虽然不是大战,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些东西。一是消费者身处的环境恶劣。地沟油之类的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存在;天价切糕强买强卖的情况南北都有,说明交易过程也可能不安全;各种木马和钓鱼网站充斥周围,互联网安全公司的产品被质疑搜集隐私,可见个人信息安全并无保障。在险恶的江湖中,咱们消费者能做点什么呢?在各种说法之间仔细分辨,或者小心翼翼地自我保护?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,除非宣告弃绝商业社会,从此上终南山吃野菜了事——恐怕咱们又没有这样的决心。既然上不了终南山,尝试了解各种大战小战背后的机制,多多少少有点用处。
二是方周战背后有金钱操控,这也是背后机制的一部分。舆论是社会的皮肤,有人嫌某块皮肤不好看的时候,要么涂脂抹粉,要么动手术“换肤”。涂脂抹粉又被称为“消毒”,是媒体都会。国内媒体报道矿难,总是重点突出领导如何重视,救援如何及时,这就属于为负面新闻涂脂抹粉。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经济增长,常常忧心忡忡地表示“在巨大的结构性矛盾轨道上高速运行”的前景实难预料,或许崩溃一触即发,报道中国体育成绩,也不忘补上对“举国体制”的批评,都是“消毒”的法门。涂脂抹粉无非是选择报道,换肤术则更直接,是制造话题、制造新闻和伪装“网友”意见,让舆论空气里的风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吹。《王的盛宴》的制作团队陆川工作室承认雇佣水军维护口碑。水军本质上属于“换肤项目”实施团队。
360浏览器是否搜集用户隐私,争论的双方都用到了“换肤术”。双方的一方是周鸿祎带领的奇虎360,以及他们动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、媒体、网友等,另一方不仅包括方舟子为首的质疑者,还包括奇虎360的竞争对手,它们用质疑者的意见作素材,通过传播倍增效应来损坏360系列产品的声誉。
上个月我见到石文昌和周鸿祎两位先生。他们保持了风度,礼貌地交谈。我追问了石教授几个问题,感觉他很坦诚。又和周鸿祎聊,觉得他说的“信息安全产品公司不可能不保护用户信息安全”也言之成理。仅凭谈话的态度看不出争论双方孰是孰非,关键是看不到“舆论换肤术”如何运作。但多位“线人”告诉我,公关公司为方周战的第一阶段准备了数千万元人民币“弹药”,站在固定立场持续转发此事件微博的媒体认证(蓝V)微博账号能获得不少于十万元的好处,而各种第三方检测报告也不是免费获得的。“换肤术”经济的运行图景一目了然。
整形手术是门好生意。水军、职业差评师、转载的媒体、微博ID都能收到钱,背后策划的公关公司或“网络推手”更能收大钱。恶意差评的手段到了敲诈勒索的程度,当然要依法处置。但对差评过敏的心态也值得反思。一贯光荣正确优秀的事物根本没有,设计导致对差评过敏的规则,如淘宝规则,就会催生差评师职业。与与究竟为什么给差评相比,看差评是否反映事实更加重要。
请注意,“吐槽”的时候,我使用了匿名引用,没有说出“线人”是哪几位。但估计读到这一段的人会倾向于认可我没有胡说。在舆论中,个人的信用已经大于机构的信用。这就是从方周战中可以看出的第三个东西。因为石文昌老师的实名发言,奇虎360难以辩驳,各种官方、非官方检测机构的报告反而起不到多大作用。为什么相信个人而不相信机构?两者被收买的可能性谁更大的问题很关键,却无法一概而论。无论如何,选择相信个人容易纠错,即一个人只要瞎说一次被抓到,听众就会开始怀疑,瞎说多次被抓到,听众就会反向理解。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自媒体的可信度高于其他媒体,个人只要实名发言,反而有匿名引用的特权。
讨论各种口水战和背后的“舆论换肤术”,我最想说,怀疑是种健康的情绪。
(编辑:Young)